虚阁网 > 谈歌 > 家园笔记 | 上页 下页
一三七


  总结

  一

  这部小说,是根据我十几年来对父亲和母亲家族的历史与传说的采访笔记而写成。采访的起因,已经十分遥远了,应该是从我懂得了忧愁的年代开始的。我曾苦苦思索那些历史和传说的真实程度,以至常常思索到痛苦不堪的地步。我渴望那些历史和传说的真实,但又害怕那些历史和传说的真实。我很吃力地思考着那些历史和传说的真伪。几十年过去了,我的思考已经伤痕累累。我终于接受了那个中世纪诗人佛罗伦萨的劝告:"在这里要放弃一切猜疑;在这里要消除一切怯弱"。历史和传说都应该有它本来的样子,我决不能在猜疑和怯弱之间游移了。

  二

  我常常想,如果没有历史剧烈的撞击,野民岭不会发出电光石火般的故事;没有历史的风云际会,那些山民们身上蕴藏着和凝聚着的意志和力量、聪明和智慧,是很难展现出来的。当野民岭走进湍急奔腾之处或者紧急转折关口,形势逼迫得山民们为自己,也为别人,在生死之间做出选择。那些被压迫在底层的山民们,一下子爆发出那么大的能量,一大批出类拔萃者应运而生,形成了野民岭一大批为后人津津乐道的风云人物。历史和传说由此形成。

  我不想隐瞒,写这本书之前,我曾经几度犹豫,在大量阅读了许多历史资料和传说之后,有一个问题开始困扰我,即这样一些生活在过去,其成功与失败,悲剧与喜剧都距离我们现在生活太远的人物,对于我所敬爱的读者能有什么意义?我为什么要在时间的黑洞里苦苦地寻找他们的踪迹?这种情绪委实飘浮不定地纠缠了很长的时间。但我最终还是明白了,我们应该保存下这些实在不该丢下的东西。尽管它是一些不系统的东西。这本书起名《家园笔记》,原因也在于此。

  三

  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犹如攀登一座山,一路吃力地走上去,总觉得祖宗们那一个个飘忽不定的形象迎头涌来,我甚至能够清清楚楚地看到他们一张张被多年风雨鞭打的老脸,鲜烈得让我头晕目眩。我渴望与他们交谈,但他们忽而又悠然隐去,像一阵风,无影无踪地隐去。我恍然明白,我的确不能与他们再见了。但是我还是能听到和看到他们在那些古老的日子里的每一声叹息和每一个微笑。

  他们应该活着,至少应该活在我的怀念中。

  山外黑风吹云立,天上惊雷过眼来。也许就是这样的。我必须记下他们。

  四

  不管讲什么故事,都要有一个首先解决的问题,即从哪里开始?这一次对我来说,选择恰当的起点十分重要。五年前我曾经决定,这部小说从1900年开始写起,每25年写一本,一共写四本。但我最后还是放弃了,因为我没有那样坚强的写作毅力。我想要写的东西太多,可我到底从哪里讲起呢?

  这本小说中的年代跨越很大,我写作的时候感觉是在写几场独幕戏。或者我不应该这样去写,然而又该怎么去写呢?我实在没有能够想到一个最好的办法。但我不敢再拖延,我如果不当机立断,这本小说也许永远压在我的心里了。我只好这样写了。

  我想要告诉读者,摆在你们面前的这部小说,或者已经破坏了你们的阅读习惯。或者说已经不是你们习惯了的长篇体例。你们可以不把它作为一部长篇小说来读。打一个通俗的比喻:这部小说是一个筐,装到里边的有多种菜蔬。你尽可以从这只筐里挑拣你所喜欢的去看。

  五

  我还要告诉读者的是,这部小说的完成,得力于一些朋友的督促,至少如果没有胡玉萍老师的督促和帮助,这部小说可能到现在还没有写完。

  六

  我不知道下一部长篇是什么样的。或者我不会再写这样的长篇了。现在写完了,我终于摆脱了它。那一个个与我纠缠不休的人物,那一个个让我血热胆壮的故事。我现在已经精疲力尽。

  1998年12月9日至l999年4月21日完稿于保定
  1999年5月22日至l999年6月18日定稿于保定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