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穿越·宫闱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上页 下页
二六三


  不论心里怎么想,听明兰这般解释,大多数人就不会再多问了——到底是人家家事,却也有几个嘴快的,笑道:“不用这般费事吧!不过是开堵墙嘛。”

  明兰一脸忧色道:“唉……我也知道忒费事了。可侯爷是行伍之人,刀头舔血挣功名的,我素日一直放心不下,开土破墙这样的大事,说起来也事关运道,小心些总是好的。”

  在座之人不少是武将家眷,听了这话顿时心有戚戚焉,理论上来说,需要上阵拼杀的武官家眷总比文官家眷往寺庙里跑的更勤些。

  连素来端正肃穆的郑大夫人也微微点头,表示同意。老耿同志的夫人更是抚着胸口,连声念佛:“顾家妹子这话不错,我这几日也请了位天师,给我家宅子瞧风水来着。”

  自老耿进京后,他家诸事不顺,无怪耿夫人心有疑虑。

  这话题一开,众女眷顿时来了兴致,一个个探讨起哪位天师灵验,哪座寺庙香火鼎盛,哪位大师佛法高深之类。明兰低头,暗自忏悔:她可不是故意宣传风水迷信的。

  众人说的热闹,太夫人脸色发沉,却又不好露出神色来。

  真正端庄持重的贵妇不会老追着问人家家事的。偶尔有过分不识相的破落户,明兰要么微笑着低头不语,连话都懒得说,人家见她不欲谈论这个话题,也有会见风的岔开说别的,偶尔遇见一两个特别无理纠缠的,明兰就用眼睛去看主家。

  主家能解决最好,不能解决,她以后就少和这家来往便是。基本还没解决不了的。

  想来太夫人人缘再好,人家也不愿过分得罪顾廷烨的老婆。

  最难堪的那次,是去太夫人娘家东昌侯府。

  不知哪里来的旁支媳妇,一直不依不饶,甚至冷嘲热讽明兰‘推三阻四,小题大做’。

  对这家人,明兰毫不忍让,当即反击,笑的冷漠:“这位大嫂子倒热心,人家家里的修房垒屋的琐事,我和侯爷都不急了,你急什么?这般好管闲事,是哪家的规矩!”

  那妇人颇有几分市井的泼辣劲儿,还待吵闹,和这种人多说一句都是自贬身份,明兰二话不说,当即站起来要走;反正她也不打算和秦家结交。

  东昌侯夫人,即太夫人的长嫂,见势不妙,立刻出来打圆场,这才揭过了这事;太夫人也不敢过分,她要并府是希望叫廷灿攀个体面的亲事,若真吵翻了,却也适得其反。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明兰基本明白太夫人的心意。

  如今她中意的女婿人选有三,一为忠敬侯府的世孙,也就是郑家兄弟的大侄子,年长顾廷灿一岁,体健貌端,性子豪迈热忱;另一为长兴伯府的次子,母家为一门两总督三学士的梁家嫡女;还有一个是葛老尚书家的三子,年纪轻轻,已有功名在身。

  豪门娶媳,尤其是宗妇,自得问清品性人才。

  郑家问的是小沈氏——因她与明兰多少有些交情,她张口就是:“她怎么知道?她们姑嫂就没说过几句话。”

  “怎么会?”郑家的世子夫人惊讶道,“我听说顾夫人颇守规矩,三五天就去请安,你也说她照管寡嫂身子,悯恤侄女,怎么……”

  “嫂子您想哪儿去了?”小沈氏嗔笑着,“顾都督够可以了,皇上统共三支雪参,赐了我大哥和他各一支,他也送过去给寡嫂和太夫人补身子,还能怎么着呀?到底只是继母罢了。是那位顾七姑娘,明兰去请安时大多不出来,便是出来了,也没说几句话。”

  世子夫人不说话了。

  符家关心的是儿子将来的前程,于是就抓了堂侄符勤然来问。

  符勤然沉默半天,只吐出一句话:“二郎与七姑娘兄妹……不甚熟悉。”

  符夫人还不死心,又问:“那姑娘性子如何?”

  符勤然道:“长诗书,会歌赋,能画擅写。”

  人家问的是品性,他回答的是专长。这两句话就够了。符侯爷和符夫人颇失望。

  而葛家似乎更中意靖海侯家的姑娘,目前正若隐若现的磨蹭到一半。

  其实在明兰看来,以顾廷灿的性格,还是稍微找不那么显赫的家世好,这样若有个争执吵闹的,娘家还能上门去说说,或者找相公脾气好一些,能忍让廷灿的高傲性子。

  几次接触下来,太夫人也能感觉到对方的含糊其辞,只好退而求其次。

  其实除了这三家,也有很好的人选,例如某总兵家,某总督家,以及某地方的世家望族,但却需要远嫁,未免不美。

  可惜,那些不熟悉或没交情的人家,因无法确切知道女孩品性,就往往会只看外在的风评,他们知道宁远侯府如今一家两居的情形,也有些犹豫。

  明兰悠哉依然,太夫人却渐渐坐不住了,她几次去请安,明兰都能感觉到她平静外表下隐藏的焦躁情绪,无论她怎么明示暗示,明兰一概装不知。

  有几次,她几乎是放下身段恳求明兰了,语气哀戚,一片慈母心肠,着实叫人不忍。

  明兰第一次发现自己的心肠原来可以很硬,她一点心软的意思都没有,只和颜悦色的继续顾左右而言他。

  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太夫人选择那样对待顾廷烨,就不要后悔今日;顾廷灿选择冷待漠视明兰,就不要怪自己不能替她说好话,因为她的确不‘了解’这位小姑子。

  归根结底,她们不算冤枉。

  掰着手指,算算时间差不多了,明兰报告顾廷烨太夫人如今的态度已松动了,顾廷烨便示意族中耆老提出分家。

  §第152回 宅斗的老师

  人情似水,世事如云。

  四老太爷和五老太爷做梦也想不到,昨日尚需仰自己鼻息的族人,今日却敢这般说话。

  请来的族中耆老,齿摇发落,却犹自咬文嚼字,振振有词,从商鞅颁布‘分异令’一直顺溜到历代礼法,什么凡族系繁盛之家,概需立府分支,既有益于各家兴盛,又能互相帮扶……骈四俪六了一大堆,一句话概括:既分了家,就该各住各的。

  您说老侯爷?父母过世后,兄弟感情好,愿意住到一块儿也是有的。不过,有听说过依附父母叔伯,依附嫡长兄弟的,却没听说过做叔叔的去依附侄子的。

  哦?您说太夫人尚健在?可这位二续弦的长嫂比您二位小叔子年轻多了,您可千万别说不肯搬离侯府是因为‘舍不得’嫂子哟。

  您说顾廷煜呀。他身子孱弱,难以支持起侯府门第,需要长辈帮扶也无可厚非嘛。不过人家顾廷烨活蹦乱跳的很。

  侯府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你们的积极参与,这些年来,谢谢你们的支持,谢谢你们的帮助,谢谢你们无微不至的照顾,现在你们好功成身退了。你们的光辉形象和高尚情操会永远留在我们心中的。

  拜拜,慢走,不送。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