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时尚阅读 > 双面人 >
三十七


  看到艾和平,惠智住持率领众僧在木质台阶迎接:"欢迎施主再次光临敝寺,请上坐。"上首摆着主桌,艾和平恭敬地请惠智大师入座,才在大师对面坐下来。主桌左右两侧,并列着两排窄窄的长桌。右侧依次坐的首座、西堂、后堂、堂主等班首;左侧依次坐的监院、知客、维那、僧值等执事。桌上摆放着水果素食。一埃主客落座安稳,监院就喊一声:上茶--。

  艾和平这才注意到,在靠窗的角落,竹筒引过来的山泉汩汩流进一个岩石凿成的水槽,一个碳炉在熊熊燃烧,水壶在炭炉上"咕嘟咕嘟"山响。两个小沙弥在泡茶。随着监院一声召唤,两个小沙弥执壶上茶。小沙弥手中的茶壶是竹质的,桌上所有的茶杯也都是竹质的。

  "这道茶,乃本寺自制,名曰:苦丁。明代医家李时珍《本草纲目》有载:止渴明目,消炎利便、通肠。施主,请饮茶。"惠智带头喝了,舌尖发出轻微的啧啧声。众僧都跟着饮茶。艾和平喝出涩苦味道。

  一会,小沙弥又端茶上来,茶汤碧绿。惠智大师就提醒:"施主,此乃苦丁的二泡茶汤,饮过请告诉我什么味道?"

  "甘甜,刚才苦涩全无。"艾和平如实报告住持。僧人们小声议论。

  "上二道茶--"监院又唱一声。小沙弥便恭恭敬敬给主客斟茶。茶汤嫩黄。

  "这道茶,乃福建安溪虎岩寺所赠乌龙茶。施主请闻茶汤的香型。"住持两眼炯炯放光。

  "大师,我很愚钝,不能分辨。"艾和平如实回答。

  坐上的僧人,有的说椰香,有的说花香。

  "玫瑰香。"大师说:"老纳早年曾云游到虎岩寺,知道此茶生长在海拔1200米左右的高山之阳,茶树两年丛最佳。秋分当天清晨采摘,采摘后两个时辰内炮制,才有可能制出如此好茶。"大师说话的时候,乌龙茶的二泡茶汤上来了。

  "施主再闻茶香。"住持给艾和平做了鼓励的手势。

  艾和平闻了半天,怎么像岳父古厅长养的兰花?他就大着胆子说:兰花香。

  "施主果然好悟性,正是兰花香。俗语说:一泡水、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住持捋捋雪白的长胡须说:"一泡作为洗茶残汁弃了,玫瑰香是二泡,兰花香是三泡。上等佳品,茶香是变化的,犹如一种观音韵。"

  "大师,都说好茶喝出观音韵,我想不明白,请不吝赐教。"艾和平忽然想起很久之前有位茶人曾大谈特谈观音韵,可就是表达不清楚。

  "饮茶到此,有没有气畅通泰之感?"住持微闭双眼问施主。

  "有"施主回答。

  "具体些。"

  "似乎甘甜的津水,从舌根而生。"

  "妙。"住持惠智大师睁开眼睛:"观音者,观自在也。在佛国是体察声音的菩萨,韵者,持久均匀和谐美妙的声音也,概括起来:饮极品乌龙而形成的持久美妙的感觉,味觉和听觉发生了转换,就是观音韵。"

  艾和平几乎不顾礼仪,拍案叫绝。

  住持稍稍摆摆手,右手上下按住冲茶的盖碗,一抖腕把盖碗翻了过来,左手把碗拿开,乌龙茶渣呈碗状遗留在茶盖上,茶渣还有丝丝余热。大师说:"诸位请看,冲过七泡的茶渣其光泽温润,肥厚如绸缎,不松不散紧密地勾团在一起,真乃乌龙中极品也。"

  众僧纷纷站起来,为住持的精彩见解道贺。

  "上三道茶--"众人稍事安静,监院又唱一声。小沙弥们端上来的茶汤酒红色。

  "施主请。此道茶是红茶,也是敝寺自制。"大师自饮一口,"请施主品尝茶汤味道。"

  奶香。全茶室几乎异口同声。大师就说,"咱们这座山,上接苍天的精华,下

  接大地的灵气,不用添加旁物,就有天然奶香。红茶之绝品也!"

  茶喝到这个份上,僧俗、僧俗的心都醉了。

  艾和平真正体味到禅茶一味的道理,也更加敬重惠智大师。当晚的斋饭没有心思吃,这么好的茶饮过了,谁还在乎那顿斋饭呢。在寺中客寮,艾和平度过一个静心无梦的夜晚。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