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时尚阅读 > 第N种危机 >
四十七


  “为什么要这么复杂,不可以找一个地方能同时做发布仪式、演示和媒体问答的吗?”Stella还是问出了柴扉既想听又怕听的话。

  “因为中国的媒体,喜欢有视觉冲击力的新闻图片,我想美国的媒体也是一样。古老的天坛和现代高科技的融合就是对比度最强的画面,没有其他地方在气势上比这里更配得上”马约卡”的市场定位了。”柴扉违心地说。

  “Alan Miller让我想办法让中国这次发布上《时代周刊》封面,你说的那种场面如果能实现,当然有希望上《时代周刊》的封面。但我们做产品发布,不应该拿上《时代周刊》来做终极目标。像现在这种场地条件,你想过没有,我们要多花多少钱在场地带来的局限性上?这些钱花得值不值得?”Stella显示出美国人冷静的分析头脑。

  柴扉当然认为不值得,但她也知道康臣一定会说:《时代周刊》封面加内页报道的篇幅如果换算成广告费用那又值多少钱?做一次巨额活动在各大媒体上免费赚取的报道篇幅,换算成同等篇幅的广告费,肯定是小巫见大巫,稳赚不赔的。

  “你们还有其他备选的场地吗?我们去看一看。” Stella主动要求,显然对中国的第一选择并不十分满意。

  第二天原班人马又去了钓鱼台芳菲苑。

  在一群中式小楼的环围中,芳菲苑的外观显得比较西化,大宴会厅里整齐气派,顶灯富丽堂皇。整面落地的大玻璃窗外,是绿色的草坪和参天大树,还有良好的网络设施,没有一个室内场地显得比这里更正式的了。

  乱看的过程中美国佬们都不再提问了,一声不吭地各自写写画画,干着自己的工作。出来准备上车的时候, Stella突然开了口:“Mandy,对不起,这个地方在中国相当于美国的什么地方? 我看到处有士兵站岗,防范得这么严谨,好像是军事重地的样子?”

  这就叫防范严谨了?真的中国军事重地能让你们这帮老外在这里晃来晃去、又画图又拍照的才怪!

  “White House(白宫).”薛翱在旁边快人快语地插了进来。

  中南海才相当于白宫好不好!柴扉生气地瞪了薛翱一眼,但是转念一想,反正这话不是自己说的,而且美国总统的一些外事活动也经常在白宫举办的,跟钓鱼台的性质颇为相似,也不算大错,就没有纠正。

  “Gee,White House!”还好Stella也没有给柴扉纠正的时间,就沉浸在自己的思路里了:“Mandy,这个地方做”马约卡”发布会已经够好的了。我想回去跟Ken谈谈,看看能不能说服他就在这里做?我怎么想都觉得天坛不妥。”

  呵呵,柴扉注意到Stella在英文里用的是“Diaoyutai is good enough for Majorca Launch…”的句式,就知道这个美国女人其实已经从心眼里喜欢上这个地方了。

  柴扉即刻忧喜参半,她的潜台词终于如愿以偿地被Stella说了出来。这话由美国人去说,康臣就得掂量一下了,但愿他不会迁怒自己,美国人自己长着眼睛呢。

  可是,也许康臣会质问她,为什么要带美国人去芳菲苑呢?

  这真是个难回答的问题!

  她为什么呢?不敢挑战自我做一个漂亮的天坛户外发布?那可不是她柴扉的风格。那回闹SARS,康臣说要搞个家属视频探视病人的公益活动,贺劲宇为难地跟手下征询意见,柴扉二话不说就冲上去了,圆满完成任务,MSG一时名声大噪,公司和产品形象深入人心。康臣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开始相信柴扉的勇气和能力。

  但是这次,她真的认为不值,就像Stella说的那样,天坛的场地局限性会产生巨额的费用,这些费用不能为公司带来相应的回报,还有很多不确定的隐患,有可能导致发布会的失败。可她能这样回答康臣吗?

  Stella一行坚持要直接回酒店,路雪伦又要做东请网通的人吃饭,大家在钓鱼台大门口分手。

  “金龙”送走了Stella一行,看看已近下班时间,由大西边回到东方广场正是狂堵高峰,到了公司也过下班时间了,柴扉就打算直接回家。

  因为方向一致,薛翱力邀柴扉上了自己的车。

  “我饿了,咱们也吃饭去吧。”薛翱开着车问柴扉和徐曼。

  “还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吧。”柴扉心里不太情愿,她跟薛翱气场不对,没心情跟他吃饭。

  “我们送你到家门口,正好路过沸腾渔乡,顺路去吃水煮鱼吧!”徐曼也跟着薛翱的话茬。

  “跟你们吃饭还得我掏钱,我今天没带那么多Cash(现金)。”柴扉仍是不情愿,MSG公司有个傻规定,跟各类供应商吃饭不能让供应商掏钱,以避免受贿的嫌疑。柴扉可不愿意为一个别扭的人浪费公司的钱。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